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Star Trek四十周年感想 (四): 終極邊疆

這篇文章, 與其說是感想, 不如說是記錄下 Star Trek 中我最喜歡的台詞之ㄧ. 2005年 Star Trek 第五系列 Enterprise 的終曲, 其實是關於一個我認為在任何好的科幻影集都有的中心思想, 那就是"人性". 劇情我不再複述, 我想說的是, 這段終曲說明了, 人類探索的終極邊疆, 其實是在我們心中, 我們必須花很大的力氣, 克服內在偽善與排外的心魔, 才能找到人性中最光明的一面.

在這一集的結尾, 主角Jonathan Archer面對許多星族的代表說了下面這段話, 希望促成各星族的聯盟:

"Up until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there was one question that burned in every human, that made us study the stars and dream of traveling to them, Are we alone? Our generation is privileged to know the answer to that question. We are all explorers, driven to know what's over the horizon, what's beyond our own shores. And yet, the more I've experienced, the more I've learned that no matter how far we travel, or how fast we get there, the most profound discoveries are not necessarily beyond that next star. They're within us, woven into the threads that bind us, all of us, to each other. The final frontier begins in this hall. Let's explore it together."

中譯 -
"直到大約一百年前, 每個人類都被同一個問題困擾, 被同一個問題驅使去研究星空, 夢想著探索銀河. 這個問題就是: 我們在浩瀚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在這個世代, 我們有幸得知問題的答案. 我們都是探險家, 想探索地平線的另一端, 想航行至大海的彼岸. 然而, 當我探險的經驗越多, 我越了解到: 無論我們走得多遠, 走得多快, 最深刻的發現不見得是在下一顆星星. 那些深刻的發現就在我們心中, 交織在將我們所有星族繫在一起的牽絆之中. 終極邊疆就起於這個會議廳, 讓我們ㄧ起去探索吧!"

你的終極邊疆在哪裡呢?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Star Trek 四十週年感想 (三): 俄羅斯人, 麥卡錫主義, 與言論自由

四十年前的Star Trek提出了一個人類可能的生活方式, 也用很多劇情來反諷當代美國. 我們今天要從一位俄羅斯角色以及"The Omega Glory"這一集來看.

Star Trek在主角群中的非洲裔, 亞裔, 以及長得像撒旦的外星人, 都挑戰了當時美國人對種族的刻板印象. 在Star Trek第二季開始時, 他們決定加入一位較年輕的角色, 以吸引兒童及青少年觀眾. 這位新角色叫做Pavel Chekov. 你注意到他的姓了嗎?

Chekov 是俄羅斯人. 在六零年代, 整個地球都籠罩在冷戰的陰影. 在美國與台灣等所謂"自由世界"中, 蘇聯與東德是邪惡的代名詞. 當時的台灣, 把所有國力集中在"反共抗俄", 要消滅"萬惡的共匪", 以"光復大陸". 在那個年代, 星艦奇航記竟然在主角群中放入一個俄羅斯角色, 還希望他討好年輕族群, 這真的又再次挑動老美的政治神經. 然而, 我們得稱讚老美的是, 這個角色如非洲裔的Uhura與亞裔的Sulu一樣大受歡迎. 我想, 這個角色代表製作人Gene Roddenberry心中的遠景之一: 人類會犯錯, 但持不同的意識形態的人們終將找到共同的生活方式, 和平共存.

冷戰的相關劇情在星艦奇航記四十年的歷史中, 被討論不只一次. 我覺得在TOS中非常有趣的, 是The Omega Glory這一集. 下面是我之前在星際聯邦網站翻譯的劇情 :
企業號發現一艘無人廢艦艾塞特號在Omega四號星的軌道上。企業號所派出的登艦小組感染到了一種殺光艾塞特號艦員的病毒,但他們發現Omega四號的生物圈可以使人免疫,所以一行人傳送到行星表面。 在那裡他們發現艾塞特的指揮官崔西艦長。他違反了聯邦的最高指導原則(Prime Directive),長期以來介入當地人的政治。他使用他的光砲保護一群長得像地球亞洲人的村民 – 他們叫做Kohms – 免於被稱為Yangs的野蠻人的劫掠。崔西要求寇克提供更多光砲,寇克當然拒絕。Yangs後來佔領村莊。企業號的成員發現Kohms可能是二十世紀末從地球上的共產中國離開的人(Communists變成Kohms)。Yangs口中說出了一些"神聖話語",聽起來像美國憲法,寇克隨即背出部分美國憲法以贏得他們的信任,這也使企業號成員認為Yangs的祖先可能是二十世紀的美國人(Yankees變成Yangs)。寇克在與崔西決鬥勝利之後得到了Yangs完全的信任,並且教導他們美國憲法中人人平等的真義,這些話語不但適用於Yangs,也適用於Kohms。當企業號成員在星球的大氣層中待得夠久之後,病毒自然消滅,崔西艦長也被逮捕送回企業號。

我不清楚原本製作人的意向, 但看到這一集, 我就覺得這與言論自由以及麥卡錫主義有關. 下面是Wikipedia對麥卡錫主義的解釋:
麥卡錫主義 (McCarthyism) 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由美國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Raymond McCarthy)煽起的,在美國全國性的反共「十字軍運動」。麥卡錫是共和黨人,原在威斯康辛州擔任律師,1942年任巡迴法庭法官,1946年被選為參議員,1952年連選連任。他任職期間,大肆渲染共產黨侵入政府和輿論界,促使成立「非美調查委員會」,在文藝界和政府部門煽動人們互相揭發,許多著名人士如演員查理·卓別林和原子彈之父 - 羅伯特·奧本海默等都受到迫害,被指控為向蘇聯透露機密和為蘇聯充當間諜。1953年6月19日科學家艾瑟爾與朱利葉斯·羅森堡夫婦為此被判上電椅死刑。在美國掀起一種恐怖氣氛,根據20世紀末解密的文件,其時控制演員工會的雷根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並威脅迪士尼也揭發迫害部分演員。1950年2月,他公開指責有205名共產黨人混入美國國務院,但未能提供任何具體的人姓名。1953年德懷特·艾森豪擔任總統,麥卡錫和共和黨領導人決裂。1954年,他指控軍隊和政府官員從事顛覆活動,為此舉行了長達36天的聽政會,同時向全國進行電視直播。美國國內外的輿論開始指責他是「蠱惑民心的煽動家」,11月中期選舉共和黨失去參議院的多數,麥卡錫被免去非美調查委員會主席的職務。12月2日參議院以67票對22票通過決議,正式譴責麥卡錫「違反參議院傳統」的行為。從而結束了「麥卡錫主義」時代。

美國政客利用大眾對共產黨的畏懼, 迫害任何與共產黨有關, 或是批評政府的人, 來獲取自己的利益. The Omega Glory播出的六零年代, 麥卡錫主義雖已結束, 但這一集就是要提醒人們, 冷戰是一時的, 而美國憲法中人人平等, 言論自由的理想卻該永遠持續. 反觀現在的台灣, 像麥卡錫這樣亂扣紅帽子以獲取自身利益的人比比皆是. 我沒膽當民主鬥士, 面對中國的武力威脅我也只敢在自己家裡喊台獨. 我只是擁抱言論自由, 只是崇拜"誓死捍衛不同意見者的說話權利"如此的精神. 我雖然反對與中國統一, 討厭大多數的國民黨人, 但不表示我贊成民進黨最近幾年的行徑. 即使一個台灣人加入共產黨, 即使一個台灣人不認為自己是台灣的國民, 我們都該捍衛他說話的權利, 不可以說他是中共同路人. The Omega Glory就是告訴我們, 台灣擁有的各種自由, 不但適用於認同台灣的人, 也適用於支持統一, 或批評政府, 或加入共產黨的人.

2007年4月2日 星期一

船艦的前後左右

我雖曾在台灣的海巡部隊 (Coast Guards) 服役, 但沒有進過軍艦; 我也未曾登上任何漁船或客貨輪至遠洋航行. 簡而言之, 我的生活與船艦無關. 若不是因為Star Trek, 我大概不會注意到某些與船艦有關的美語用法. 我今天要講的一些表示法, 並不是很專業的輪機用語, 只是船艦的"前後左右".

我們平常在看電影, 常會聽到船上的人員用"左舷", "右舷"來稱呼 (面對船首時) 船艦的左方或右方. 在英文裏, 我們也不用 left 或 right 來說船的左右, 而是用 "port" 與 "starboard". 下面我們看這兩個字的說明.
port - 船或飛機的左舷.
例句: The damaged ship is leaning over to port. (損壞的船向左舷傾斜)
starboard - 船或飛機的右舷.
例句: A submarine appeared two hundred meters to starboard. (一艘潛艦出現在右舷二百公尺處)
為什麼用這兩個詞來代表左右舷呢? 我查過 Wikipedia 以及網路上的一些說法, 但不知道是否正確, 若有錯誤, 請大家給我指正. 先說右舷. "Starboard" 一詞源於古英語 "steorbord", 字意為"駕駛船的那一側". 在大多數的族群中慣用右手的人都佔多數, 水手亦如此. 所以古代船艦的方向舵常置於右側, 所以後來的右舷就演變為現今的 starboard. 既然方向舵位於右側, 船進港時以左側靠岸的話, 裝卸貨物較方便, 所以船的左舷就用港口的 "port" 來代表. 有趣吧!

至於船的前後, 也就是船首與船尾, 分別叫做 "bow" 與 "stern". 這兩個詞我就沒有找到特別的由來. 但是望文生義來看, 船首通常為了減低阻力, 會設計成如弓 (bow) 一般略彎曲的形狀, 所以船首叫 bow 是很自然的; "stern" 作為形容詞有"堅固", "嚴格"之意, 通常船尾是方向舵與重要船員艙房的所在, 所以當然很堅固, 這樣船尾叫 "stern" 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 再強調一次, 這一段的解釋只是我的猜測, 幫助大家記憶而已.
例句: The bow of the ship was completely damaged in the storm. (船首在風暴中完全損壞了)
例句: The Captain's quarters are in the stern of the ship. (艦長的艙房位於船尾)

船艦的前後左右雖然與我們常說的前後左右有不同的用詞, 但因為 Star Trek, 我學到了這些語詞跟他們有趣的歷史典故.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值得我們探究玩味的地方. 雖然我們當不成哲學家或火箭科學家, 但是我們仍然能跟他們一樣, 探索未知來得到趣味與知識, 不是嗎?

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Star Trek 四十周年感想 (二): 基因工程, 科學怪人, 與中央研究院

Star Trek在許多個故事中, 都以人類社會關心 (或是應該關心但不夠關心) 的議題做文章. 今天我們從TOS第一季的兩集 - MiriSpace Seed - 來談起.

我們先來看這兩集的劇情提要:
Miri: 企業號發現一個像極了地球的行星。登陸小組在這個星球上找到一個城市廢壚,並且發現所有的生還者全是小孩。原來在幾世紀以前,這個星球上的科學家曾經成功的找到延長青春的方法,但是卻附帶引發一場可怕的傳染病,使所有成年人因瘋狂及肌肉扭曲而死。孩子們只是暫時不受影響,一旦他們在較慢的新陳代謝之下逐漸成長,還是會死於同樣的病症。除了史波克之外,包括寇克在內的登陸小組全員也都感染到這個疾病,麥考伊必須在他們發狂之前找到解藥。然而該星球的孩子們不相信所有的大人,他們想盡辦法折磨患病的寇克一行人,除了偷走通話器材之外,還綁架了勤務兵蘭德。後來,孩子中一名叫米莉的女孩適時伸出了援手。原先她也參與了折磨寇克的行列,後來當同伴發現她已經快變成大人時,就宣佈不再當她為玩伴了。必須對童年說再見的她,終於嘗到了成長的滋味。在她的幫助之下,登陸小組找回了通話器,並且救回蘭德。最後,麥考伊成功的合成實驗性的解藥。他先以自己當實驗品,試用成功後,也用在其他人的身上,拯救了同袍以及星球上的年輕居民。
Space Seed: 企業號發現一艘屬於廿世紀末期的太空船,所有船員都處於冬眠狀態。企業號船員將他們的首領「可汗」帶回,並且喚醒他。船上的歷史學家瑪拉對這個人頗為著迷。他屬於一九九○年代人工培育出來的人種,最富活力,也最危險,曾經以極權統治四分之一的地球。藉助於瑪拉,可汗喚醒他所有的部屬,並且控制了企業號。可汗瞧不起企業號的船員,特別是寇克。當瑪拉發現可汗顯露出「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的本性之後,就冒險救了寇克。寇克獲救後立刻施放麻醉瓦斯到所有被可汗控制的區域,而重掌企業號。寇克給可汗及其部屬兩種選擇,一是就逮,二是到一個危險的未開發星球殖民。可汗選擇了後者,瑪拉也自願跟隨他。史波克懷疑企業號這樣做是否會在這星球上種下了禍根。
(上文轉載自呂堅平、葉李華「星艦奇航記--過去、現在及未來」, 幻象季刊)

這兩個故事從現在看來或許不是很有趣, 但是在1960年代, 大概還沒多少人聽過"基因工程", "生物科技"這個名詞也還不存在, 所以我想它們應該是很新鮮的故事, 既使是我在21世紀才看到這兩個故事, 仍覺得它們引發了我諸多的反思. 對許多熟悉古典文學的讀者, 一定覺得這兩個故事其實也不是什了不起的創意, 因為早在1818年, 被某些人認為是科幻小說的鼻祖, Mary Shelley女士的"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就在英格蘭出版了. "科學怪人"的故事不用我贅述, 很多的評論認為, 在工業革命初期的年代, 這本書可能代表作者的警告: 科學的應用可能會導致我們原先不想要的惡果. 前段的兩集星艦影集, 除了商業要素以外, 也帶了一點這個味道, 呼籲大眾注意現代醫學與生命科學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近這幾年, 我一直對人類自我反省的能力越來越抱持有樂觀的看法, 而上述因為科學進展製造出怪物的故事, 也已經是好萊塢科幻片中用到爛掉的情節, 所以我要強調的不是什麼"科學的惡果". 我今天想提的, 是一月在王道還老師演講時聽到的一件事.

這件事就是王老師問大家的一個問題: 中央研究院到底幹了什麼? 如果你不是從事研究工作, 或是你的工作領域與中研院的研究無關, 你大概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這就是我要說的重點: 科學界與社會某種程度的疏離. 前段提到文學作品與電視影集不斷出現, 對現代科技的"反省", 難道科學家不知道嗎? 或是我們再進一步問, 科學家自己不會反省他們的研究對社會的影響嗎? 事實上, 那些問題其實是科學史家和科學哲學家不斷在討論的, 而我相信從事科學研究的人自己通常也具有高度的反省能力. 但是, 這類科學怪人情節的不斷出現, 我覺得某種程度反映了社會大眾因為不知道科學家在幹什麼, 所導致的莫名恐懼, 深怕哪天某個不知名的實驗室中真的搞出個怪物來.

李遠哲接管台灣最高研究機構 -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 12年來, 使之預算增加近四倍, 且在2005年已超越台灣大學. 台大對台灣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中研院呢? 王道還老師自己是中研院的研究員, 但是我兩年來二度聽他演講, 都提到中研院預算與貢獻的問題. 我想, 他問大家中研院做了什麼事, 不是要打自己老闆嘴巴, 而是要說, 李遠哲在幫中研院爭取大幅預算的同時, 沒有要求全體同仁向社會說明, 中研院到底對社會的貢獻是什麼, 結果大家只記得當他們花點小錢請諾貝爾級學者來台演講時, 一堆人罵中研院說用公帑替院長做生日. 王老師提到美國的學術單位 (好像是NSF) 印製了許多不同的手冊, 對社會各階層說明他們的研究對社會有何意義與貢獻, 接受公家補助的研究機構也必須到國會報告以爭取預算. 老美已經做了這些事, 尚不能完全消除科學界與社會的距離, 何況是在台灣. 當然, 科學家無法讓社會所有人都明白他們的研究, 不過我想, 他們至少有義務讓一個受過大學教育 (但工作與科學研究無關) 的人, 了解他們為社會做了什麼事, 這一點是我們台灣, 或許也可能是很多國家, 都做不好的事. 我相信李遠哲對提升中研院研究水準有很大的貢獻, 但希望接任的翁啟惠能多花點力氣告訴我們中研院的貢獻.

2007年3月1日 星期四

美軍官階與職位 (二)

上一篇文章提到美軍中"Captain"一詞有許多意義, 在海軍為上校艦長, 陸軍為上尉連長, 相差甚遠. 今天我要稍微說明一下另一個詞: Commander.

"Commander" 一詞來自 "command", 當動詞時意為統帥, 指揮. 所以, Commander 的基本意義就是"指揮官", 這是沒有問題的. 在美國陸軍中, 許多層級的指揮官使用這個字, 比如營長叫 "Battalion Commander", 旅長叫 "Brigade Commander", 而師長叫 "Division Commander". 然而, 美國海軍就使用這個字當做階級, 在 Captain 之下, 中文譯為"中校". 相較於指揮巡洋艦 (cruiser) 等級以上船艦的上校, 一位美國海軍中校有可能指揮較小的驅逐艦 (destroyer), 潛艦 (submarine), 或是擔任較大船艦的副艦長. 另外, 前文已提過美國海軍少校稱為 Lieutenant Commander, 由於這個頭銜很長, 所以平常稱呼的時候也簡稱為 Commander.

在Star Trek影集中, 主角群中總會有幾位少校或中校, 所以我們常聽到 Commander 的稱呼. 這使得翻譯者必須花一點力氣注意前後的台詞, 或編劇的設定, 才能知道眼前的 Commander 是少校還是中校. 但是, 有些電影翻譯水準參差不齊, 若是由不諳海軍官階的人來翻譯的話, Commander 會翻成"指揮官", 這樣對話會變得很奇怪. 例如, 艦長命令一位少校領航員說:
"Commander, set a course for Earth."
正確翻譯是: "少校, 設定往地球的航線". 但如果誤譯為"指揮官, 設定往地球的航線", 就會變成艦長向一位指揮官下令, 十分怪異, 因為通常當你必須要稱一個人"指揮官"時, 你的官階是比他(她)低的.

由於 Commander 一字代表階級或職位, 我們若是想很一般地說: "我是他的指揮官", 或"我是他的直屬長官", 通常我們可以說:
"I am his commanding officer".

我寫這兩篇關於官階與職位的短文, 是因為以前看過很差的電影翻譯. 近年來HBO, AXN等頻道的翻譯錯誤較少, 希望以後所有的頻道都能至少保持這樣的水準.

2007年2月14日 星期三

美軍官階與職位 (一)

之前在開站宣言中提到, 我會用這個部落格寫關於Star Trek與語言學習的短文. Star Trek的部份, 我應該會每個月寫一些我的感想. 然而, 講到語言學習, 雖然各種語言的教與學是我的興趣, 但我必須承認, 我現在可能很難寫出一系列不落俗套, 而又有系統的文章來討論語言學習. 所以, 未來語言學習的部份我大概會隨性寫一些小東西, 很可能與Star Trek有關. 今天我要寫的東西, 是我從Star Trek學到的美軍相關常識之一. 這些都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 只是當我們聽到或說出美軍官階或職位時, 下面的事情可能值得稍微注意一下.

在台灣, 我們各個軍種的階級稱呼方式大致相同. 但是, 美國各軍種的階級稱呼就有頗大的差異. 其中陸軍, 空軍, 海陸三者的階級相似程度較高, 但海軍就與眾不同. 例如"上將", 另三軍種都是我們熟悉的General, 但海軍上將就稱為Admiral. Star Trek中主角們乘坐的是"星艦 (star ship)", 很自然地, 他們的官階是仿照海軍的官階.由於在台灣, 我們學習英語時大多會接觸到陸軍的官階 (見下表), 以致於當我們聽到或讀到海軍官階時, 常會有錯誤的認知. 在比較舊的Star Trek電影錄影帶中, 就有非常多的官階誤譯. 在Star Trek影集中, 主角們的官階大多是校官至尉官. 下面我列出海軍與其他軍種的校尉官階, 讓讀者比較.

美國海軍 (US Navy)
- 上校 Captain
- 中校 Commander
- 少校 Lieutenant Commander
- 上尉 Lieutenant
- 中尉 Lieutenant Junior Grade
- 少尉 Ensign

美國陸軍 (US Army), 海軍陸戰隊 (US Marine Corp), 空軍 (US Air Force)
- 上校 Colonel
- 中校 Lieutenant Colonel
- 少校 Major
- 上尉 Captain
- 中尉 First Lieutenant
- 少尉 Second Lietenant


你看到問題所在了嗎? 比較大的麻煩就是"Captain"這個字. 這個字在海軍是"上校", 在其他軍種是"上尉", 差異甚大. 除了這兩個官階之外, 它在海軍也代表"艦長"的職位, 而在其他軍種則代表"連長"或"隊長". 這麼多的意義, 我們要如何記起來呢? 這時所謂字首 (prefix), 字根 (word root), 或字尾 (suffix) 就出現用處了. 這些都是字的一部分, 出現即代表某些意義. "cap"這個字或字首出現時, 可能是與"頭"有關的字, 比如: cap (鴨舌帽), capital (首都), decapitate (斬首)... 等. 所以, captain這個字, 基本的意義就是"leader of a team", 也就是"頭頭". 在陸軍, 一個連隊的頭頭是"連長", 官拜"上尉"; 海軍一艘艦艇的頭頭是"艦長", 官拜"上校"; 如果你參加一個棒球隊, 你的帶頭大哥自然是"隊長"了. 這樣, 就可以用一個概念串起所有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看幾個情境例句.

如果你看到軍艦上一位軍官對另一位資深軍官說:
"Captain, we have arrived at our destination."
這當然是說"艦長, 我們已到達目的地".

如果你在一個球隊中, 你要跟你的隊長提出建議, 你就可以說:
"Captain, I have a suggestion."

所以, 了解單字所代表的概念, 你才能將單字靈活運用在不同的脈絡 (context) 中, 而不用死背一個字的許多解釋.

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Star Trek四十周年感想 (一): 族群與社會

"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四十一年前, 在美國一個名為星艦奇航記 (Star Trek) 的影集誕生了. 這個影集在過去四十年來拍攝了十部電影與704小時的電視影集, 在全球有數百萬"星艦迷 (trekker, trekkie)". 現在不管中英文, 都有很多介紹這個系列的網頁, 所以我不會在這裡重複. 一言以蔽之, 這是一個在未來, 人類在銀河系探索新生命與新文明的影集.

當年星艦奇航記在北美之所以會造成如此大的風潮, 不只是因為她是有趣的科幻片, 更因為她在未來的場景中討論, 甚至針砭當代美國社會的議題, 例如種族與性別歧視, 麥卡錫主義, 基因工程... 等. 後來由不同主角演出的影集也繼承這個優良傳統.

最近一直在讀一些星艦奇航四十週年的小說, 所以想寫點感想. 四十年前的第一代影集, 現在被稱為 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 (TOS). 這部影集光是角色的配置, 就引起美國社會很大的迴響. 原來當時美國主流的電視影集中, 非白人的角色不是無關輕重, 就是有負面或低下的形象. 然而在TOS中, 企業號艦橋上的主角群中有兩個人 - 通訊官Uhura (非洲裔女性), 與舵手Sulu (亞裔男性) - 不是白人, 而且他們是帶有權威的軍官. 這樣的角色挑戰了當時美國電視, 甚至是社會中的種族刻版印象. 換言之, 這部影集提出了一種生活的可能性, 也就是人類的膚色, 種族, 性別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人本身的能力與努力. 下圖中右後方二人即為Uhura與Sulu.


特別是Uhura的角色, 激勵了許多非裔美國人. 當時演這個角色的演員 - Nichelle Nichols - 本來在第一季結束後不想繼續演出, 但是民權運動領袖Dr. Martin Luther King親自打電話給她, 要求她要繼續演出, 因為這個角色代表了所有非洲裔美國人應該受到的尊重. 至少有兩位很成功的非洲裔女性, 自認受到了她的激勵而努力向上. 一位是好萊塢超級巨星Whoopi Goldberg (琥碧戈柏) 與第一位上太空的非洲裔女性 Dr. Mae Jameson. 這就是一部正面影集會有的好處. 事實上, 有著數不清的星艦迷, 因為受到這個影集的啟發, 努力成為工程師, 醫生, 或是火箭科學家.
從北美看回台灣. 台灣這二十年來, 有許多外籍人士到台灣來工作或與台灣人結婚. 這其中來自東南亞, 到工廠工作的勞工, 嫁給台灣人的婦女以及他們的下一代, 常在我們的社會中受到歧視. 甚至有些小孩因為母親來自東南亞而輕視母親. 所以, 東南亞裔的正面形象其實是我們社會需要的. 我想, 如果在我們的主流媒體中能拍出像星艦奇航記這樣叫好又叫座 (至少部份很叫座) 的影集的話, 不知道能否也稍微打破台灣人對族群的刻板印象, 甚或幫助避免在許多國家出現過的種族衝突. 類似星艦奇航的科幻片, 台灣也許大概很難拍得好. 但是如果拍一些所謂 "本土劇", 但是加入一些東南亞裔的正面角色, 也許是可行的. 如果有人同意我的想法, 大家可以來討論一下.
我也想過要自己在網路上寫類似的小說, 但由於工作與學業忙碌, 加上文筆普通, 這件事從未真正實行. 可是最近讀了幾本很棒的TOS的小說, 一時心癢, 根據前一段的想法做了角色設定. 因為我一向不是很有創造力的人, 所以我現在的想法是, 如果我要模仿Star Trek, 寫一個星艦與其船員的故事, 我要如何選角. 我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會真正動筆, 現在我就先記錄下這些設定.

聯邦星艦太平號 (U.S.S. Pacific)艦長: 燕晨星 上校 (人類, 台灣男性)
副艦長: Shariv Thaless 中校 (安多利, zhan)
科學官: 段式鳳翔 少校 (人類, 越南女性)

醫官: Rotin Shihab 少校 (人類, 印尼女性)
輪機長: Ferdinando Su 少校 (人類, 拉美男性)
舵手: Bartel du Tuit 少尉 (人類, 南非男性)
安全官: 崔熙珍 上尉 (人類, 東北亞女性)
通訊官: T'sai 中尉 (瓦肯, 女性)

傳送室長: 魯道 士官長 (人類, 南島語族男性)


這些設定都只是暫時的. 我主要的想法, 明顯地只是挑戰一些台灣社會對性別與族群的刻版印象, 再加上我喜歡的兩種外星人組成. 也希望類似的劇集會在台灣的電視上出現.

2007年2月8日 星期四

Babel One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裏。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 聖經 創世紀十一章 1~8 節














(上圖為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的作品: 巴別塔)


這則聖經的記載, 告訴我們在遠古時代, 人類的語言是相同的. 那時人類變得越來越驕傲, 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 甚至能蓋一座通天塔. 神為了懲罰人類的狂傲與背叛, 於是變亂人類的口音, 使眾人分散, 而那座未完成的城與塔, 就叫做"巴別 (Babel)".

無論你信不信聖經, 這個巴別塔的典故已是人類生活中不斷出現的典故, 例如2006年的電影"火線交錯 (Babel)", 就是一個因為眾人語言不同造成誤會的故事. 我最喜歡的電視影集Star Trek中, 也有三集用到Babel這個字作為片名的一部分. 這三集的內容, 是關於語言不通或是不同星族之間的競爭與合作. 這個網誌的名稱, 就是取自Enterprise系列中的一集 - Babel One. 影集中兩大星族Andorians與Tellarites因為誤會, 起了很大的衝突. 然而在主角Jonathan Archer (人類)的努力之下, 兩族在下一集中和解, 加上之前他調停Andorians與Vulcans的爭端, 一個包含不同星族的大家庭逐漸出現雛形.

上帝變亂人的口音, 但也把學語言的恩賜給了人類, 使得人類仍然能夠互相溝通, 並且嘗試放棄歧見, 追求和平共存. 這也是我最大的希望. 綜合上述這些想法, 我將我的新網誌取名Babel One. 我在這裡主要會放一些學語言的心得, 以及Star Trek的相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