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Doctor, Doctor!

When my father was dying in the ICU, I kept thinking: it would be nice if we had Dr McCoy, Dr Crusher, Dr Bashir, or just an EMH in this hospital. Maybe my father would still be alive if any of them or their technology had been there...

But we don't live in the 24th century, and there is no sign that any Q would come and save the universe.

So, though I cannot spread the ashes into space, I hope my father's soul will rest in peace.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Breaking News

2010年12月9日22時50分, 上帝卸下了我父親沉重的負擔, 帶他的靈魂離開人世. 謝謝大家這兩天來的關心.

Peace and Prosperity to all my friends.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Typhon Pact: Zero Sum Game + the Breen (輕微劇情洩漏)


好久沒讀 Star Trek 小說了. 等待一年, 首冊 Typhon Pact 小說終於出爐. 這次的主角是 Bashir 醫官, Aventine 艦長 Ezri Dax, 以及一位曾出現在影集的基因改造人類. 主要的故事場景發生在布林邦聯 (Breen Confederacy) 境內.

這本書是很典型的 David Mack 小說. 如果你喜歡連續不斷的動作場景, 貓捉老鼠的遊戲, 少數主角隻身犯險的故事線, 或是千鈞一髮的張力情節, 那你大概會喜歡這部小說. 對我來說, 因為已經讀過近十本他的小說, 感覺有點乏味, 因為除了動作之外, 比較沒有太多科技想像, 外交折衝, 懸疑解謎, 文化或道德衝擊等 Star Trek 小說中很受歡迎的元素.


David Mack 這次分配到的布林人 (Breen) 倒是過去未曾仔細描寫的 "種族". Mack 對這個組成邦聯的星族, 其實用滿有創意的方式來設定他們. 根據這本小說, 所謂 "布林人" 其實不是一個種族, 而是很多種族 (作者大概是從 "邦聯" 二字得到靈感的). 在影集中觀眾聽到完全是 scrambling 的機械語言, 以及千篇一律的犬型面具, 其實是為了要隱藏他們原有的生理特徵. 布林社會對所有的工作都有統一的標準, 而布林人也完全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的貢獻而被給予評價. 沒有人因為種族, 外表或年齡而被歧視.

在我看起來, 上面的描述很像是理想的人類共產社會, 不過布林人仍然有使用貨幣, 也有佛瑞吉銀行就是了. Mack 對這個種族的描述重點就是上面那一段, 並未更深入帶我們認識布林人. 整本小說看起來, 布林人其實跟地球20世紀冷戰時代的部分極權國家很類似. Mack 沒有對布林社會多加著墨, 我感到有點可惜. 至於角色部分, Bashir 與 Dax 的表現與過去相仿, 不過關於那位基因改造人類的情節, 倒是頗為有趣, 而且還為以後埋下伏筆.

整體來說, 我覺得這還算一本不錯的 Star Trek 小說, 我給它的評價是 7.5/10.

Memorable Quote: Conquer it, sanitize it, and homogenize it. That's the Federation way.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死刑存廢之二

問卷調查結束,如我所預期,大多數會來看我網誌的人,是贊成國家有權利執行死刑的。不過,比起媒體做的全台抽樣問卷,贊成的比例要低。本站讀者大多為小英的好友(主要在教育界與學術界服務),以及少數華人星艦迷。這份問卷要如何解讀,我仍然是交給各位讀者自行判斷。

好,現在我要講我不成熟的想法了。我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贊成廢除死刑的,或是說,我不認為國家有權利執行死刑。之前王清峰部長的爭議,其實把死刑存廢的輿論引到一個不相干的議題上,就是「寬恕」。包括我在內,很多反對死刑的人,其實從來都沒有希望被害者家屬或社會要寬恕犯罪者。說句難聽的話,如果那些死刑犯自殺,或是在戶外被雷打死,我真的不會感到難過。我反對死刑的理由,主要是因為,我不認為死刑的存在有嚇阻犯罪的效果,而且,我也反對以「復仇」當作社會正義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國家對國民生存權的保障,應該適用所有人。

包含我在內,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種素樸的正義感,認為犯了謀殺罪的人應該被處死。事實上,當我們把一個罪犯關進監牢,他就已經失去危害社會的能力,我們該做的,不是把他殺死來安慰家屬,而是將之終身監禁,讓他無法再害人。我們現代人並不會贊同古代巴比倫人那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正義,因為我們早已不贊成復仇式的正義。不知道為什麼,講到殺人犯,我們台灣社會就有復仇的慾望。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沒有親人被害的人,不能瞭解他們的悲痛,所以無權置喙。我百分之百同意我無法瞭解他們的悲痛,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反對死刑的話,那許多沒有親人被害的人是否也不能贊成死刑呢?如果只有被害者家屬可以表達意見,那我們的正義是否又會回到復仇式的正義呢?如果有人開車撞傷我,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我可能會生氣到想打斷他一條腿,甚至殺了他,但是法律不允許我這麼做,法院只會把他關到監牢,幾年之後,我的傷痕依舊,但出獄的他已經可以把過去的錯誤拋在腦後。他賠我再多錢,我也無法回復健康,所以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但社會認為關幾年加賠錢已經足以作為他的懲罰,並且嚇阻其他人再犯。所以,我要說的是,我們的社會,講到殺人犯以外的地方,都認為不可復仇,但是對這些殺人犯,卻認為一定要殺掉才能安慰家屬。現在很多不管是贊成或反對死刑的人,都在積極協助推動受害者保護,這是好事,也是政府早就該做的事,但執行死刑,真的不見得跟保護受害者有關,對於非殺人案件跟殺人案件,我覺得都是如此。

另外,關於死刑對犯罪嚇阻的問題,我覺得雙方的意見是沒有交集的,我也只能略敘淺見。支持廢死刑的人說,沒有死刑的歐洲國家治安是比較好的,反對廢死刑的人說,我們國情不同,在華人社會,這是必要的正義。關於死刑有無辦法嚇阻犯罪,如果歐洲的例子不適用,那中國的例子應該可以好好討論。中國是連貪污犯都可以判死刑的國家,但是中國官員的貪污行徑,我想舉世皆知,殺掉幾個大貪污犯,不會讓其他人不敢做,因為他們不見得會被抓到。台灣的貪污雖然不少,但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同意,台灣貪污的嚴重性要比中國要輕微,為什麼呢。因為連總統貪污都有可能被抓到,一般貪污犯要全身而退的難度很高。所以,所謂嚇阻犯罪,重點不是刑罰多重,而是有沒有完善的社會制度,以及預謀犯罪者認為「自己會不會被抓到」。

最後是國家有無權利終結個體生命。我不是憲法專家,但我知道人民的生存權是國家應該保障的,而且憲法關於人民權利的規定,是一體適用的。當被害者被殺死了,是政府沒有盡到憲法規定的義務,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要求政府改善經濟、教育與治安,讓未來犯罪率降低,受害者變少,而不是去終結另一條生命,特別是被關起來已經無法危害社會之受刑人的生命,希望用這樣來嚇阻犯罪或撫慰受害者。這樣不是保障人民的生存權,要讓謀殺減少或消失,才是保障國民不受害的方法。

上面都是我不成熟的想法,請各位朋友多加指正,謝謝!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死刑存廢與星際聯邦

最近台灣社會各界,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討論死刑存廢問題,有情緒激動的朋友,也有呼籲理性討論的人士。我的好友大多知道我對死刑的意見。不過,我在這裡,不打算解釋我支持或反對的理由,而是想要聊聊 Star Trek 影集中主角所屬的國家 - 星際聯邦 - 對死刑的態度。

星際聯邦是由許多不同的種族與文化所組成的國家,到 24 世紀中葉為止,已經有超過 150 個行星加入。聯邦的立場是尊重各成員行星的價值,所以,就像美國有些州會執行死刑,有些州有死刑但幾乎不執行,有些則根本沒有,星際聯邦各成員星球對死刑的態度也不同。在 23 世紀,影集中提到星聯對死刑一體適用的法規,僅有 General Order 7:任何造訪 Talos 四號星的人員得被處以死刑。另外,星聯成員中的 Ardana 也有在實行死刑。不過,到了 24 世紀,死刑被認為是殘忍的刑罰,故已不復在星聯領域內執行。

台灣社會對死刑要達到共識,可能還要很久。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願意在這裡留下幾句話,開拓我對死刑存廢的視野,我會非常感謝。我在右欄上方也開啟了一個投票區,歡迎告訴我您的意向!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我的再別康橋

2009 年 9 月 17 日,我隻身赴英,到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訪問研究。聖誕節期間,曾回台度假。本週日,2010 年 3 月 7 日,我將返台,回到家人身邊。因為這算是第二次離開劍橋,所以,我也就附庸風雅,當作我的「再別康橋」吧!
回顧過去六個月,我認識了許多學術界與非學術界的朋友,學到了很多東西,看到了真正諾貝爾獎的獎牌,發表了兩篇論文 (其中一篇尚未刊出,但已被 Historia Mathematica 接受),聽了 n 場高水準的學術演講,買了一些 Star Trek 出版品與模型, 造訪了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幾處名勝古蹟... 可惜家人無法一起在這裡,享受這個古典風華與當代菁英匯集的城市所帶給我的震撼,希望下次可以帶老婆兒子一起來。
再會了!劍橋!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The Real "KIRK"

蘇格蘭的語言,就像地球上大多數的語言一樣,有許多不同的來源,主要有蓋爾語 (Gaelic, 愛爾蘭與蘇格蘭西部原住民的語言,凱爾特語族的一支) 與古諾爾斯語 (Old Norse, 北歐原住民與維京人的語言,日耳曼語族的一支)。我本來是對這些語言沒有太多興趣,但是,因為這些語言的字彙,也透過蘇格蘭人的影響進入現代的英語世界,而我在觀賞 Star Trek 的時候,也遇到了一個這類的詞彙,所以我想在網誌上討論一下。

在 Star Trek 五個系列中,如果要選擇一位最重要的角色,可能很多人會選第一個系列的主角寇克 (James Tiberius Kirk, 如下圖。圖片來源:www.memory-alpha.org)。他的姓氏「Kirk」,正是一個古諾爾斯語的詞彙。

Kirk 這個字,在英語世界,作為姓或名,雖不常見,但並不奇怪(打個比方,在台灣,我們並不時常看到姓或名之中有「伊」這個字的人,但即使遇到,也不會覺得很奇怪)。我自己在大眾媒體就看過幾個姓或名為 Kirk 的人。事實上,我還在台灣遇到一位老美有這個姓。我告訴他我一定要跟他握手,因為我是星艦迷。而那位老兄,也從小因為這個姓不知道被開了多少玩笑,因為 Star Trek 是美國大眾文化很重要的一環。

Kirk 這個字在古諾爾斯語與現代蘇格蘭語中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我們常見的「教會」。二月初到蘇格蘭,當然就遇到了很多真正的 kirk 啦!下圖是愛丁堡市中心最高的建築物:高地稅亭教堂 (Highland Tolbooth Kirk)。

看科幻片,增加了我很多現代英文以及語言學的知識。希望有機會還能跟大家多分享。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蘇格蘭、蘇格蘭!

一月底,我在李約瑟研究所最重要任務之一 - 在文本討論班導讀韓國數學 - 告一段落之後,二月初我就到蘇格蘭的首都愛丁堡玩兩天,感受凱爾特風情。

凱爾特民族其中一支的蘇格蘭人 (Scott) 是大不列顛島上的原住民之一(英格蘭的盎格魯薩克遜人則是來自歐陸),從第九世紀起建立獨立的王國,與挪威人、維京人、盎格魯薩克遜人等逐鹿大不列顛。1707 年,蘇格蘭與英格蘭統一,成為「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這也是現代英國正式國名的由來。
愛丁堡這個城市有將近千年的歷史,到處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物以及古蹟。我在這裡放兩張照片讓大家欣賞。上面是愛丁堡「新城區」(因為「只有」300 年歷史,所以叫新城區),下面是市中心 Royal Mile 的夜景。
說到蘇格蘭,就會令人聯想到 Star Trek 中最重要的蘇格蘭角色史考特 (Montgomery Scott)。他曾在蘇格蘭北方的亞伯丁 (Aberdeen) 生活。由於蘇格蘭擁有歷史悠久的海軍工業傳統,所以當 Star Trek 製作人在設定角色背景的時候,就決定讓一位蘇格蘭人成為輪機長的角色。下圖為史考特(圖片來源:www.memory-alpha.org)。
各位讀者下次如果有機會到英國,一定要北上蘇格蘭,感受一下這裡古色古香的凱爾特風情與無限的美景!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Deny Thy Father

為了一個笨理由,去讀了一本很差的小說:Deny Thy Father.

因為這本書的銷售成績太差了,我想應該不會有人看了我的網誌之後去找這本小說來看,所以我下面會稍微提一些書中的劇情。首先我先說我的笨理由。

Star Trek 既然是美國影集,裡面提到地球上的地名,當然還是以北美的地點最多。我的印象中,Star Trek 704 集的電視影集與 11 部電影中,應該是完全沒有提到跟台灣有關的地名。拜現代網路科技之賜,我可以用 Memory-Alpha 這個網站來搜尋電影與影集的內容,再用 Memory-Beta 來搜尋五百餘本小說中的內容。在 Memory-Alpha 中搜尋 "Taiwan" 與 "Taipei", 自然是毫無所獲。然而,在 Memory-Beta 中,我發現 Taipei 在 Deny Thy Father 這部 The Lost Era 系列小說中有提到。我很想知道這部小說是如何敘述 24 世紀的台北,加上在英國 Amazon 買二手書很方便,我就花點小錢買了這本書。

Well, 很失望的是,這部小說,以 21 世紀星艦小說的標準來說,完全不及格。基本上它的主線劇情是 Will Riker 就讀星艦學院的時期,他父親 Kyle Riker 被不明人士追殺。後來在 Will 畢業剛到 Pegasus 服役時,這個不明人士想同時殺掉父子二人,但後來被 Kyle 化解危機。主線還算有點趣味,但整本書四分之三的劇情與主線無關,而是在講 Will 的大學生活跟 Kyle 的逃亡生活,並且兩條線的劇情都太像 20 世紀的感覺。所以,我覺得我浪費了很多時間讀這本小說,請大家不要重蹈覆轍。

Ok, What about Taipei? 結果,小說的劇情沒有真正描寫台北,而只是提到一句話。背景是當 Kyle Riker 要逃離地球避免追殺的時候,他放了很多煙幕彈,讓敵人以為他在很多地方。那句話是:「But his padd's GPS shows that he's everyplace from Venus to Taipei to Taurus II」。也就是說,訊號到處都是,從金星到台北到金牛二號星都有。這些地方都是 Star Trek 很少提到的地方,金星似乎根本無法讓人居住,Taurus II 也只在 TAS 中出現過一次。在這種脈絡下,台北大概只是代表主角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吧!

如果硬要找讀了這本書會有什麼正面的結果,那就是讓我想要好好找一些過去經典的星艦小說來讀,於是,我又買了 Peter DavidImzadi 系列與 David GeorgeThe 34th Rule. 相信這幾本會帶給我愉快的閱讀經驗吧!

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倫敦、倫敦!

倫敦,歐洲最大的都會,地球上擁有最多歷史遺跡的城市之一。在星艦迷航記的影集中,倫敦大概是北美洲以外最常被提到的城市了吧!我在 2009 年的 11 月與 12 月各到倫敦一趟,當然都是以觀光客的身份去的。在欣賞名勝古蹟的時候,自然也想到了星艦影集中提到的倫敦。
上圖是有名的「倫敦塔」內部街道一景。倫敦塔全名為「女王陛下的宮殿與城堡:倫敦塔」(Her Majesty's Tower and Fortress: The Tower of London)。過去英國許多有名的君王都曾居住在此,現在則為觀光名勝。走在這古色古香的街道,就讓我想起在銀河飛龍影集中,百科很喜歡到全像甲板扮演福爾摩斯,後來還因為全像程式出問題,導致企業號的成員,必須與小說中福爾摩斯的宿敵莫里雅提教授周旋。在全像甲板上,他們會模擬 19 世紀的倫敦街景,下圖就是一例。
不只是 19 世紀的倫敦會被星艦影集使用,21 世紀的倫敦也被提及。在星艦迷航記的宇宙中,21 世紀中葉,美國職棒大聯盟與包含日本職棒在內的幾個聯盟,組成行星棒球聯盟 (Planetary Baseball League),倫敦的球隊稱為倫敦國王隊 (London Kings)。日本的西武隊也是聯盟成員之一(如果這個聯盟真的在現實的地球上成立,且台灣職棒在沒有被賭博摧毀的希望之下,期待台灣至少也有一個台北隊)。在銀河前哨影集中,外星生物體利用了倫敦國王隊的明星球員 Buck Bokai 的形體,與喜歡棒球的 Sisko 互動,下圖即為 Bokai。
未來我還會去蘇格蘭的幾個城市,到時再跟大家介紹星艦影集中的蘇格蘭!(以上星艦圖片均取自 http://memory-alpha.org/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HMS Belfast 與 英國皇家海軍 (Royal Navy)

終於要開始動筆報導一些關於倫敦的事情了。開始之前,先說一下,我的另一個網誌上可以看到我家的動態 http://littlelittleying.blogspot.com/

上個月去倫敦時,順道在泰晤士河畔欣賞一下,目前已改成博物館的皇家海軍貝爾法斯特號 (HMS Belfast) (如下圖,圖片來源:wikipedia.org)。她是英國皇家海軍在二戰與韓戰使用過的戰艦,戰功彪炳,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面的介紹來瞭解她的歷史。
在這篇文章我想提一提的是,所有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前面都冠上「HMS」三個英文字母,就像星艦影集中,所有聯邦船艦的前面都冠上「USS」三個字母一樣。這些字母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對英國皇家海軍而言,「HMS」所代表的,就是「Her Majesty's Ship」,意即「女王陛下的船艦」。英國是君主立憲國,所有英國的戰艦,理論上屬於國王或女王陛下,當然也就不奇怪。至於星艦上面的「USS」,其實是從美國海軍船艦前面所冠的「USS」而來。美國海軍的「USS」,讀者一看就知道,代表的是「United States Ship」,意即「合眾國的船艦」。當年 Star Trek 的製作人,也把星艦冠上「USS」,但並未詳加解釋它所代表的意義。他當然不是不可能希望23世紀時所有的星艦都是「美國」的船,但是,後來的官方說法,把「USS」解釋為「United Space Ship」或「United Star Ship」。而我們中文的標準翻譯,就稱為「聯邦星艦」,因為主角的國家稱為「星際聯邦」 (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

星艦影集中,其實也出現過冠上「HMS」的船隻,也提到過皇家海軍。各位還記得,在星艦電影第四集中,麥考伊醫官,將他們從克林貢那裡搶來的戰艦,命名為「HMS Bounty」(皇家海軍賞金號)。當時麥考伊會這樣命名,所依據的典故,是來自歷史上真正的賞金號。因為服役於18世紀末的賞金號,在她航行於太平洋上時,曾經被船上的叛變者所控制。而電影第四集中,主角一行人,也算是叛變者,所以才會有這個諷刺的命名。賞金號上的叛變也曾被拍成電影,名為「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相信很多讀者都有聽過這部有名的電影。

至於皇家海軍,主要是在電視第五個系列 Enterprise 中被提到。主角之一的 Malcolm Reed, 祖先是很多代的皇家海軍,一直到他祖父都是。也就是說,在星艦的宇宙裡,雖然已經沒有英國了,但皇家海軍一直到22世紀都還存在。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新年有新聞: 飾演畢凱的史都華獲封騎士勳爵

根據包含 TrekToday 等各家媒體報導, 銀河飛龍中飾演畢凱艦長的派崔克‧史都華, 在今年新年被英女王冊封騎士勳爵 (Knight), 以表彰他在戲劇界的傑出表現.

最近回台度假, 很久沒有寫網誌. 其實存了很多東西要寫, 但最近有這個大新聞, 所以得先來報導一下.

史都華目前是所有星艦演員中, 唯一獲封騎士勳爵的演員. 未來在正式場合, 史都華的姓名前面將被冠上 "Sir" 的稱呼. 據英國皇室內部人員透露, 女王本人是史都華的影迷. 史都華在戲劇界的傑出表現, 當然不只是他在 Star Trek 與 X-Man 的演出, 對英國人來說, 更重要的可能是他在莎翁舞台劇與電影的表現. 不過, 身為星艦影迷, 我自然希望, 未來有更多星艦演員得到類似的榮譽.
(圖片來源: www.trek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