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星艦系列中的羅賽塔石碑 (Rosetta Stone)

到英國兩個月之後,在 2009 年 11 月 17 日,我終於一償夙願,到大英博物館見到了羅賽塔石碑(如下圖)。羅賽塔石碑周圍總是滿滿的人潮,要擠到一個拍照片的好角度還真的很不容易。
羅賽塔石碑製成於公元前 196 年,是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的文告(此時的「埃及」國王,其實已經是被亞歷山大征服過後,已經希臘化的國家,與古埃及的王國不同)。它在 1799 年被法軍在埃及尼羅河出海口的小鎮羅賽塔所發現,1802 年被運抵倫敦(英法搶奪古物的箇中曲折,我就不在此細說)。這個石碑上面有三種文字:埃及象形文字 (hieroglyph)、埃及通俗體文字 (Demotic),以及古希臘文。這讓近代的考古學家有機會藉由比對這三種文字,破譯已經無人使用的古埃及象形文字。這等於幫現代人開了一扇窗,讓我們有機會閱讀我們的老祖宗於數千年前在尼羅河谷所留下的文書,瞭解他們開創的燦爛文明。

因為羅賽塔石碑是全球聞名的古物,所以在現代語言裡,如果我們說「某個東西是某領域中的羅賽塔石碑」,意思就是,這個東西會幫助我們瞭解一個已經失落很久,但很重要的一群人、事、物。在 Star Trek 影集中,也曾提到過羅賽塔石碑。在銀河飛龍影集裡,2365 年時,星艦大和號 (U.S.S. Yamato) 艦長 Donald Varley 在羅慕倫中立區中發現了 Iconia 行星,上面的民族已經於二十萬年前滅亡了。他並且稱他找到的某個古代科技儀器為「galactic Rosetta Stone」,希望可以藉著它去瞭解古代 Iconia 人的科技。

在星艦小說裡,也有一本著作以「Rosetta」為名,這本小說是企業號系列的小說,既然扯到語言,主角當然是佐藤星少尉啦!這個故事是發生在 2154 年底到 2155 年初,主軸是佐藤與亞契艦長,為了星際和平而研發宇宙翻譯機的過程。我承認我沒看過這部小說,所以無法多做評論,如果有讀者看過,也請分享你的心得,謝謝!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牛津大學與星艦演員派崔克‧史都華 (Patrick Stewart)

到英國已經快兩個月了,不過,我一直到昨天 (11月5日),才第一次離開劍橋,去的是另一個大學城:牛津。牛津大學的歷史比劍橋還古老,但是歷史學家不確定它是何時成立的,只知道在1096年就已經有某種形式的教學了。(劍橋大學成立的契機,最早就是一群牛津的師生,在 1209 年出走,到劍橋之後建立的)

牛津大學也有多很古老的學院,我昨天也去拜訪了幾個。不過,這篇文章的重點,當然不只是牛津大學,而是與牛津有著特殊關係的星艦演員,飾演畢凱艦長的派崔克‧史都華 (Patrick Stewart,如下圖)。
史都華1940年出生於英國的 Yorkshire,年輕時就接受傳統英國戲劇的訓練,所以他不是美國普通的電視演員,而是具有硬底子的英國莎士比亞舞台劇演員!飾演 Star Trek 讓史都華賺到很多金錢與全球知名度,但是,在英國演莎士比亞,也讓他贏得很多榮耀。2001 年新年,英女皇依莉莎白二世,頒給史都華大英帝國官佐勳章 (Offic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在2007年,他獲選為牛津大學聖凱薩琳學院 (St. Catherine's College) 當代戲劇訪問教授。因為這層關係,所以我到牛津,就一定得拜訪這個聖凱薩琳學院啦!下圖即為此學院一景。
來到英國,處處都可找到與星艦相關的歷史或人物,或許未來有機會,我也會去拜訪史都華的家鄉吧! (以上關於史都華的生平,均引自 Memory Alpha 資料庫。)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星艦影集中的劍橋名人

劍橋大學既然是地球上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在 Star Trek 的影集中當然也會提到這所學校,以及劍橋在不同時代的重要學者。劍橋大學在 1209 年成立,迄今正好 800 年。到銀河飛龍 (Star Trek: TNG) 的年代,就接近 1200 年了。下圖是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一景。到 2009 年為止,三一學院共培育出 31 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不知道地球上多少各行各業的菁英。在 17 世紀下半葉,牛頓 (Isaac Newton, 1642 - 1727, 如下圖) 也曾是這個學院的學生,後來也成為此學院的院士 (Fellow)。
三一學院隔壁的岡維爾與凱斯學院 (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也是劍橋很古老與保守的學院。這個學院也出了許多有名的院士,比如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 (Joseph Needham, 1900 - 1995) 以及大物理學家霍金 (Steven Hawking, 1942 - , 如下圖)。霍金與牛頓同時都是魯卡斯數學講座教授 (Lucasian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可惜的是,霍金剛好在 2009 年 10 月退休,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在劍橋遇到他...
在銀河飛龍影集中,有一幕在影迷之中很有名氣,就是 Data 在全像甲板上面找牛頓,愛因斯坦與霍金三位大物理學家一起玩撲克牌,如下圖,背對鏡頭者為霍金,右方是愛因斯坦,左方是牛頓 (註:「全像甲板」有點像 21 世紀的電動玩具,只不過是虛擬實境的遊戲,遊戲中的人物,當然都只是電腦程式)。牛頓與愛因斯坦是一般的演員來演,有趣的是,霍金的角色是邀請他本人來飾演,他也是星艦影集中唯一飾演自己的人。
星艦影集有許多充滿想像力的地方,沒看過的朋友們,找機會來看看吧!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在大賣場看到星艦公仔

前文提到,英國的生活費十分昂貴,所以物美價廉的大賣場就成為我們的好朋友。在劍橋,完全沒有看到台灣常見的加樂福。雖然看到了特易購,但它居然跟雜貨店一樣小間。這裡最常見的大賣場之一,就是 Sainsbury's。裡面賣的東西,跟台灣大賣場的東西其實大同小異。我會去買的東西,也就是常吃的土司、麥片、乳酪,以及水果等等。偶而需要的時候,就是買些日用品。這家賣場也有自營品牌,自營品牌的東西都十分便宜,所以我就成為忠實顧客啦!
今天介紹的這一家 Sainsbury's (如上圖),位於劍橋東部的郊區,佔地廣大。它的地址是 Brooks Road,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CB1 3HP. 為什麼要特別介紹這家店呢?因為,在這裡我居然看到 Star Trek 的 action figure!各位在下圖可以看到,有兩種不同大小的公仔,價錢分別是 7.99 與 10.99 鎊。這兩款公仔,很明顯是配合新電影的演員長相而設計的。另外,右邊放的是 phaser, 價格 9.99 鎊。這些玩具,看起來都不便宜,不過以英國的物價來說,這些東西的單價,大概就是在麥當勞吃兩套超值全餐的價錢,對英國家庭而言應該不算太貴。
我還沒決定要買哪一款帶回家。最後,放上 Spock 的 action figure 讓大家觀賞。攝影技巧很差,請見諒。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巴克萊銀行與巴克萊上尉

來到劍橋,生活的各項開銷是很高的,因為英國的物價是台灣的二至三倍。我的生活費,全靠申請到的李氏基金會獎學金 (Li Foundation Fellowship)。感謝美國紐約的李氏基金會提供這個獎學金以及我妻子無條件的諒解,否則我這輩子大概不可能有出國做研究的機會。這個獎學金,李氏基金會已經先給了李約瑟研究所,所以我是從研究所拿到獎學金的支票。既然拿到支票,我就必須要在英國的銀行開戶才能領到錢。
研究所建議我去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BANK) 開戶。我上維基百科查了一下,這家銀行是全球前幾大的銀行,在世界各地都有分行(很奇怪,他們沒來台灣)。這家銀行光在劍橋就有四、五家分行,不過每家分行都很小,上圖就是我開戶的分行。

在英國銀行開戶超級麻煩,要兩份有相片的證件,其中一個還要包含地址。我的護照沒問題,但是身份證與駕照都是中文,他們又不接受我帶去的英文戶籍謄本,所以他們還要拿去翻譯,翻譯費竟然要50英鎊,真是坑錢!所以我建議,未來如果有人要到英國生活,需要在銀行開戶的話,可以先在自己國家的英國銀行,例如HSBC,開好帳戶,再問他們要如何把帳戶轉入英國,或許可行。每次遇到這些麻煩的規定,都會讓我想到,英美的反恐戰爭,不知道有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安全,但是肯定讓我們的生活多了很多麻煩。

這些跟 Barclays 有關的麻煩,讓我聯想到 Star Trek 影集中,曾在 D 型企業號與木星太空站服役的 Reginald Barclay 上尉(如下圖)。他也是個有點麻煩的人物。他到40歲還只是尉級軍官,有全像上癮症,個性古怪。不過,他也極度聰明,在協助航海家號重返地球這件事情上,有很大的貢獻。我沒有想過在網誌上會介紹到他,但是在巴克萊銀行開戶的時候,因為許多麻煩而想到他,真是有趣。
根據維基百科,巴克萊銀行在 1690 年創立,創辦人之一的女婿就姓 Barclay,後來他在 18 世紀初成為銀行的大股東,也使得這家銀行用 Barclays 的名字到今天。或許巴克萊上尉會是這位巴克萊銀行家的後代,也或許不是,因為 Barclay 其實是英語世界很常見的姓氏。維基百科上面還說到巴克萊銀行的一些負面傳聞,例如資助辛巴威的穆加比政權,以及涉及軍火買賣等。我不知道傳聞的真實性,不過這讓我不想在離開英國之後繼續保有他們的帳戶。無論如何,我會在英國好好享用這家銀行的服務,也會看一些與巴克萊上尉有關的影集。希望大家也支持 Star Trek,並且反對軍火交易喔!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在劍橋找到 Star Trek 雜誌

今年九月16日起,我在英國劍橋的李約瑟研究所 (The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進行為期半年的訪問研究。當然,在這個網頁上,我並不會刻意記錄我旅英生活的點滴,或是我的研究內容。只是,在英國會比台灣更容易接觸到星艦商品,所以我會稍微介紹一下我在劍橋,甚至是在英格蘭其他地方所遇到跟 Star Trek 有關的人事物。

第一篇文章,先簡單地介紹可以在架上找到 Star Trek 雜誌的書局,就是 Borders Books (如上圖)。它位於劍橋的市中心,剛好在市場旁邊,地址是 12 - 13 Market Street,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CB2 3PA。劍橋有很多書店都可以買到 Star Trek 的小說,但是只有在這裡的架上,才會看到雜誌,所以我一定要報導一下。Star Trek 雜誌在英國定價3.99英鎊,折合台幣約210元,比起在台灣誠品書局買要便宜得多。我想,我應該會定期在這裡買這本双月刊雜誌。

下面是這一期 (2009年9-10月號) 的封面還有主要內容,主要是介紹 J. J. Abrahms 製作與導演第十一集電影的過程、伯格女王演員訪問、伯格人的歷史 (包含小說 Destiny 三部曲的後續發展),以及新出版小說訊息,包含今年 DS9 系列主打的 The Never Ending Sacrifice。有興趣的同好歡迎買來欣賞喔!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新世代的星艦迷航記

星艦迷已經七年沒有看到新電影,四年沒有看到新影集。今年五月,最新一集的電影「星際爭霸戰」(英文片名就只是 Star Trek)在影迷千呼萬喚後終於登上大銀幕!

目前網路上已經有太多的影評,其中讓電影公司與星艦迷都鬆口氣的是,這部電影在星際系列中,是難得的叫好又叫座,美國國內上映三週票房已接近兩億美金,為星艦電影史上之冠,而且影迷與非影迷都為之拍手叫好,在爛蕃茄上也得到95%的超高正面評價。(比起「博物館驚魂夜」的44%,「天使與魔鬼」的37%,你就知道95%有多難了。事實上,李安的「斷背山」也只有89%的正面評價。)

看了很多人的說法之後,我在這裡只想綜合一些評論與報導,順便也說說自己的意見。(以下圖片均取自memory-alpha.org,版權屬於派拉蒙電影公司)

這部電影最大的好處,如同之前導演 J. J. Abrams 所說,就是影迷與非影迷都會喜歡。劇情中有許多地方提到與之前的電影或影集的相關內容,每幾分鐘就會給老影迷會心的一笑。而更重要的是,就算你不是星艦迷,你也可以看懂,並且,從頭到尾全無冷場的緊湊劇情,就像本文所附的前三張圖一樣,會把觀眾的心緊緊抓住,直到最後一秒。

這部電影非常尊重過去40年的星艦傳統,它並未推翻過去的影集,但是為了要讓想像力不受限制,導演把故事搬到一個 alternate reality,也就是一個平行宇宙中,與過去我們所看影集的宇宙是分屬不同的時間線。這樣不但編劇有更自由的創作空間,事實上也讓原有時間線中的人物有更多可能變化的機會。這點是很難能可貴的,因為他不只是用很多特效打了一場仗之後讓一切歸於原點(Voyager 就是 "reset" button 按太多讓觀眾反感),製作人讓一切重來("reboot"),又不否認過去的傳統。我相信這是影迷與非影迷都叫好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好評的原因,應該是這部電影純粹的娛樂性。21世紀的影迷胃口很大,非常的 cynical,要有特效、有卡司、有真實感、又要發人深省。這對每個導演都是一大挑戰。Star Trek 在過去十年流失太多影迷,所以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將觀眾群重新培養起來。過去十年科幻片的走向越來越黑暗、寫實。這不是壞事,但是星艦電影若要拿40年前的種族、政治,或20年前的環保、冷戰等議題來走寫實路線,恐怕只能吸引老影迷,但效果不會比幾十年前好。此時製作群大膽地放開過去重要的星艦人文精神與社會批評,只留下「光明的未來」這個星艦標竿,製作了一部純粹娛樂性質的電影。飾演 Sulu 的 John Cho 在接受美國娛樂週刊 (Entertainment Weekly) 專訪時也說到:「探討重要社會議題,可以等到下一部電影」。我覺得這個策略完全正確,製作群保留核心的星艦精神,捨棄目前無法勝過其他電影的部分,製作出一部以動作為導向,娛樂價值十足的電影,吸引新一代的影迷。這樣未來才有下一部電影,星艦迷航記也才能永續經營下去,未來繼續為大眾文化提供更多的人文精神與社會批評。

目前所有主角已經簽約,會演出至少兩部續集。請大家拭目以待吧。最後,跟大家分享這部電影中我認為最漂亮的配角:星艦學院的獵戶座學員蓋拉 (Gaila)。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Hikaru Sulu 與其演員 John Yohan Cho

根據飾演初代 Sulu 的演員 George Takei 回憶,四十多年前,當 Star Trek 創始者 Gene Roddenberry 希望在影集中放入一個亞洲角色,來代表世界和平的理念時,他並不想要讓這個人的名字明顯地屬於某個民族,例如 Chang 很可能是華人,Suzuki 一看就是日本人。他希望這個人能代表整個亞洲。於是他去看地圖,看到了菲律賓與印尼之間的內海 - 蘇祿海 (Sulu Sea). Roddenberry 說: "Ah, the waters of that sea touch all shores!" 於是就決定用這個姓氏。

今年的 Star Trek 電影,當然是用全新的演員。在這部電影中,Sulu 有一幕與敵人用劍術近身搏鬥的劇情,讓人看得十分過癮,還沒到電影院去的朋友,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去看。這次飾演 Sulu 的演員是韓裔美國人 John Yohan Cho。他飾演 Sulu 的鏡頭如右圖例。因為我學了一點韓文,所以想知道他名字韓文怎麼寫,以及他的姓氏的漢字為何。他姓名的韓文寫法比較好查,應該是「조요한」,所以他的姓是「」,後面的名字其實就對應了「約翰」或 "John",純粹是音譯,就不必討論漢字了。至於他的姓,台灣一般將之譯為「周」,但是我在韓國網頁一查,「周」這個姓氏的韓文拼音是「」,改成羅馬拼音是 "Chu" 或 "Ju",所以應該不是「周」。接著我去查韓國常見姓氏,發現用「조」發音的有「趙」與「曹」兩個,但「趙」姓居多,根據維基百科,趙姓在韓國有近百萬人口。因此,目前雖然不能確定,但我猜這位演員應該是姓「趙」。所以,未來在說中文時,我建議大家稱他為「趙約翰」。

討論這麼多,其實只是一個影迷對演員背景的好奇而已。不管他姓什麼,重要的是,他參與了一部好電影的演出,希望大家到戲院支持 Star Trek!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Star Trek 榮登北美票房冠軍!

〔中央社〕經典科幻星際冒險系列影片「星艦奇航記」最新電影「星際爭霸戰」,本週末首映以7250萬美元票房收入,大步登上北美票房冠軍。

派拉蒙電影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出品的「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是由 J. J. Abrams 導演,拍片預算達1億4000萬美元,改編自1960年代美國熱門電視影集「星艦奇航記」 (Star Trek),劇情描述一組年輕的星艦成員勇敢的航向人類未知的旅程。

根據今天出爐的北美地區週末票房初步統計,「星際爭霸戰」從上週五到週日累計共有7250萬美元票房收入,登上北美票房冠軍,遠遠超過原本電影公司估計5000萬美元週末票房表現的水準。

另外,在部份美國城市週4午夜的「星際爭霸戰」搶先首映場,則有4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

科幻動作續集「X戰警:金鋼狼」(X-Men Origins: Wolverine),上週末首映以8700萬美元票房收入登上北美票房第一名,本週末則被「星際爭霸戰」擠落冠軍寶座,以2740萬美元票房收入,排名亞軍。

在北美地區上映迄今兩個週末以來,「X戰警:金鋼狼」累計票房收入已達1億2960萬美元,實力可觀。

馬修麥康納 (Matthew McConaughey)、珍妮佛嘉娜 (Jennifer Garner) 合演的愛情喜劇片「舊愛找麻煩」(Ghosts of Girlfriends Past),本週末以1050萬美元票房收入,排名北美票房第三。

流行女歌手碧昂絲 (Beyonce Knowles) 首度自製自演的「鬼迷心竅」(Obsessed),本週末以660萬美元票房收入,排名第四。

根據今天公布的週末北美地區票房最新初步統計,北美票房前10名排行依序為:

星際爭霸戰;X戰警:金鋼狼;舊愛找麻煩;鬼迷心竅;回到17歲 (17 Again);明日空氣 (Next Day Air);心靈獨奏 (The Soloist);怪獸大戰外星人 (Monsters vs. Aliens);Earth;孟漢娜電影版 (Hannah Montana: The Movie)。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星艦迷們站出來!

轉引自:http://imax.startrek.tw/

觀賞電影:星際爭霸戰 Star Trek
觀賞地點:台北日新威秀數位IMAX
購票時間 : 5/9 (六) 早上10:00開始
放映時間 : 12:00之後
確定時間等戲院確認後公佈

穿著星艦制服或比出"瓦肯手勢"
至一樓接待桌購票可享有:

1.IMAX版優惠票價280元(原價330元)
2.加送星際爭霸戰資料夾
 (贈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星艦企業號即將出發! 等你一起來冒險!